清朝嫔和贵人哪个大
在古代是嫔妃大还是贵人大
在康熙皇帝之后嫔妃制度逐渐完善,清朝后宫嫔妃可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和官女子,等级也是从高到底排列的,其中也可以分为八个等级,最小的官女子是可以陪皇帝睡觉的宫女,等级较小,一般没有什么权利和待遇古代贵人和嫔妃哪个大。
1、皇后
后宫权力最大的女人,也是一国之母,居住在中宫,主持后宫之事清朝贵人嫔妃等级排序。皇后可以有10名宫女侍奉,每年的俸禄达到了1000两白银。
2、皇贵妃(正二品)
皇贵妃也是后宫身份比较高贵的女人,仅次于皇后,皇贵妃可以有8名宫女侍奉,每年的俸禄有800两白银。
3、贵妃(正三品)
贵妃有两名,她们分别可以有6名宫女侍奉,每年的俸禄有600两白银。
4、妃(正四品)
妃子有6名宫女侍奉,每年的俸禄是300两。
5、嫔(正五品)
皇帝最多有6名嫔,每位都可以有6名宫女侍奉,每年的俸禄只有200两白银。
6、贵人(正六品)
贵人至多有4名宫女侍奉,每年的俸禄只有100两白银,少到可怜。
7、常在和答应(正七品和正八品)
常在有三名宫女侍奉,答应有两名宫女侍奉,她们的俸禄都是每年50两白银。
8、官女子
官女子没有宫女侍奉,她们的等级仅仅比宫女高一个等级,待遇很低。
住处:皇后居住在中宫,皇贵妃、贵妃、妃、分别居住在东西六宫,而更低等级的贵人、常在、答应也散落在六宫当中,她们的待遇一般相对差些清朝贵嫔是什么品级。
后宫女子的争斗特别的激烈,只有不断地往上爬,受到皇帝的宠爱,才可以拥有更高的位置,获取更好的待遇清朝嫔妃排在贵人之下的是。古代后宫真的比战场还复杂,很多女人也是利益的牺牲品罢了。
皇后,一人,超品
1. 皇贵妃,一人,超品(这个比较特殊,受封的不是皇后预备役就是快挂的)
贵妃,两人,正一品
妃,四人,正二品
嫔,六人,正三品
2. 贵人,无定数,正四品
常在,无定数,正五品
答应,无定数,正六品
嫔(包括嫔)以上的是后宫主位,居一宫正殿,可称娘娘,嫔以下称小主,只能住一宫侧殿,偏殿,即使这宫里没主位,正殿也只能空着,贵人无定数,可见在后宫贵人不是什么尊贵的,混上嫔位才算在后宫站了一席之地贵人妃嫔等级划分古代贵人和嫔妃哪个大。贵人年例仅100俩,剩下的是布匹,食材和日用必需品(如碳,蜡烛等),所以这100俩要支撑着打赏奴才,送礼(各宫主位or太后太妃or皇帝皇子公主生日啦娶嫁啦生孩子啦过年啦升级啦死人啦等等等等都得有所表示)胭脂水粉珠宝首饰(不打扮怎么有机会得宠啊),开点小灶(清朝杯具的一天就两顿,没钱只能饿着了),屋里弄点精美的摆设等一切开销,要是不得宠没什么赏赐(更杯具的是赏的要不是现银,卖都不能卖,只能供着)或者娘家没什么实力的真的日子贼艰难啊
3. 贵人:
年例:银100两,倭缎1匹,云缎2匹,衣素缎2匹,蓝素缎2匹,帽缎1匹,杨缎1匹,宫绸1匹,潞绸2匹,纱2匹,里纱2匹,绫2匹,纺丝2匹,高丽布3匹,毛青布6匹,深蓝布6匹,粗布3匹,金线3绺,绒3斤,棉线2斤,木棉12斤,里貂皮4,乌拉貂皮10(春夏秋冬的内衣外衣手帕荷包材料全在这里了,古代可是讲究里三层外三层的啊,真的不多TAT)清朝贵人和嫔位的区别
日用:猪肉6斤,羊15盘(每月)、鸡鸭共8只(每月),陈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两,香油3两5钱,豆腐1斤,粉锅渣8两,甜酱6两,醋2两,鲜菜6斤,茄子6个,王瓜6条,白蜡1支,黄蜡1支,羊油蜡1支,红箩炭冬5斤,黑炭夏18斤、冬25斤,六安茶叶7两(每月),天池茶叶4两(每月)清朝贵嫔是什么品级
贵人位阶很低。仅比答应,常在高一点
4.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
5.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6.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宫女 (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康熙即位后制订了明确的后宫制度,1皇后一名,居中宫 2皇贵妃,一名 3贵妃,二名 4妃,四名 5嫔,六名 6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属于比较低的级别,但是可以主位一宫了(清朝时比贵人低的答应、常在是没有个人的宫殿的是和一些位分高的嫔妃住一起的,一般住在宫殿的偏殿里,贵人有自己的宫殿也算是一宫之主)清朝贵人嫔妃等级排序清朝嫔和贵人哪个大。其实贵人这个称呼在很早的后宫制度里已经有了,东汉始置时是妃嫔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却成了妃嫔(后宫主位)中最低的等级
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清朝嫔和贵人哪个大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都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