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冬至习俗

  寻找侗年   侗年由过去的冬节演变而来,并不算侗族人过年的节日,大部分侗族人都是和汉族人一样过农历春节的,因此远远没有苗年过得那么热闹和隆重。 应该说侗年是一个包涵有诸多意义的复合型节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于不同地区的村寨,侗年有着相对不同的习俗和意义。除了前文提到的,包含纪念冬至这个节令的意义以外,还有祭祀。  ...

  寻找侗年

  侗年由过去的冬节演变而来,并不算侗族人过年的节日,大部分侗族人都是和汉族人一样过农历春节的,因此远远没有苗年过得那么热闹和隆重。 应该说侗年是一个包涵有诸多意义的复合型节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于不同地区的村寨,侗年有着相对不同的习俗和意义。除了前文提到的,包含纪念冬至这个节令的意义以外,还有祭祀。

  

  其它民族冬至节的活动和传统饮食文字,图片资料

  苗族冬至日,各家各户杀猪、打糍粑、腌制腊肉、灌香肠,备足糯米酒(甜酒)、包谷酒等,寨子里的人一起吃团圆饭。此外,苗族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冬至习俗。侗族有赛芦笙、多耶、侗戏、对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冬至节要摘冬至茶做油茶,那时采摘的茶最入味,更重要的是吃冬至肉,尤其冻鱼是过侗年少不了的

  

  广西冬至节吃什么

  1、广西人在冬至这天会享用腊味、鸭肉、米粽、鱼生、豆腐酿和汤圆等美食。冬至被视为一年中重要性仅次于年的节日,广西人民对此节非常重视,尤其是汉族,而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有庆祝冬至的习俗。2、腌制腊味是广西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冬至习俗。此时正值北风和干风季节,正是准备过年食品的好时机。3、鸭。

  

  侗族的风俗有哪些?

  八、赶歌会 农历七月二十日,是贵州省剑河县高坝地区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赶歌会。这一天,姑娘、小伙子们打整得利利落落,约上伙伴,三三两两赶赴高呗歌场。在这之前,青年们一般会把农活提前干完,同时积极收集、改写或新编大量山歌或情歌;以便届时同歌中强手匹敌。赶歌会是为了纪念一个忠于爱情。

  三江侗族自治县有什么传统节日?

  一、年节 侗族除夕之夜,每人要吃一碗稀饭,寓意着五谷丰登。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争相舀水,认为最先舀到井水起白泡的是最吉利的。新年期间,侗族盛行“打同年”,类似汉族的团拜。二、花炮节 侗族每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日期不同。花炮分为头、二、三炮,每炮都象征幸福。燃放时以火药铁炮。

  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节日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字和没有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理论文化,侗民族的历史文化绝大部分是通过节日风俗口传心授耳濡目染达到心领神会而传承下来的。一、年节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

  侗族的节日

  侗族有哪些节日 1.花炮节 是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 2.年节 除夕之夜,他们讲究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 新年里,侗族同胞。

  三江侗族自治县有什么传统节日?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节日习俗:一、年节 侗族新年之际,人们会共食稀饭,寓意丰收。此外,有“舀水”习俗,少女们争相舀水,认为最先舀到井水起泡者最为吉祥。新年期间,侗族盛行“打同年”,类似汉族的团拜,男女老少相互访问,通过唱歌交流。二、花炮节 侗族的花炮节。

  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侗族姑娘节 在湘黔桂边境的少数民族,要过农历四月八日的“姑娘节”。相传这个习俗来自侗族杨姓。每年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须要回到娘家来,与自己家的亲姊妹和姑嫂们欢度佳节。届时,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

本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