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天庭十二神将   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

  

  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天庭十二神将

  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第三明数就此分为五段

  三者论支干数

  四者论纳音数

  五者论九宫数

  原文:

  别数者,支数,则子数九,丑八,寅七,卯六,辰五,巳四,午九,未八,申七,酉六,戌五,亥四。

  《太玄经》云:“子午九者,阳起於子,讫於午,阴起於午,讫於子,故子午对冲,而阴阳二气之所起也。寅为阳始,申为阴始,从所起而左数,至所始而定数,故自子数至申,数九,自午数至寅,亦九,所以子午九也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丑未为对冲,自丑数至申,数八,自未数至寅,亦八,所以丑未八也。

  寅申为对冲,自寅数至申,数七,自申数至寅,亦七,所以寅申七也。

  卯酉为对冲,自卯数至申,数六,自酉数至寅,亦六,所以卯酉六也。

  辰戌为对冲,自辰数至申,数五,自戌数至寅,亦五,所以辰戌五也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巳亥为对冲,自巳数至申,数四,自亥数至寅,亦四,所以巳亥四也。”

  又云:“阳数极於九,子午为天地之经,故取阳之极数,自丑未巳下,各减一,从八至四,理自可知。”干数者,甲九,乙八,丙七,丁六,戊五,己九,庚八,辛七,壬六,癸五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太玄经》云:“甲己九者,甲起甲子,从子故九。己为甲配,故与甲俱九。

  乙起乙丑,从丑故八,乙配於庚,与庚俱八。丙起丙寅,从寅故七,辛配於丙,与丙俱七。

  丁起丁卯,从卯故六,丁配於壬,与壬俱六。

  戊起戊辰,从辰故五,癸配於戊,与戊俱五。

  支有十二,以对冲同数,故自九至四。干唯有十,以配合同数,故自九至五。”

  又云:“支从地,故数毕於阴,以四偶也。干从天,故数毕於阳,以五奇也。五则止於五气,四则极於四时。上不过九者,阳之极数也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五行及支干之数,相则倍之,王则十而倍之,休则如本,因【当为囚】死半之,以此四而孳,数乃无极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此并从气增减,气盛则多,气衰则少也。

  注:

  [1]干支别数:五行学中通数和别数多为在占卜中应用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通数是干支的本数,别数是干支的用数。天干地支之数,叫干支数,它们各有两种数,即通数和别数。上一节讲了天干通数为: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地支通数为: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酉十,戌十一,亥十二。

  [2]五行相王休囚:五行中王(旺)相休囚死中“王”指处于旺盛状态;“相”指处于次旺状态:“休”指休然无事,亦即退休.“囚”指衰落被囚。“死”指被克制而生气全无。五行中的王即是指在对应的节气中五行中的某种气最旺盛的时侯,例如在春季,万木生发,所以木气较旺盛,这就可以称其为王。五行中的相即是指五行中随着王气而得以生发的一行,例如在春季木气最旺,因为木可以生火,所以火也就随之变得旺盛起来,这就叫做相。五行中的休即是指处于王气的时期已经过去,例如冬季水气较旺,但到了春季,水气的王气便会衰落,进而转人休息期,所以叫休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五行的性质囚即是指五行之中的无力之气,例王、相、休、囚、死是对事物的性质的形容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在四时中,由于寒、温、热、燥、湿不同,五行也会受到彩响,发生旺衰起伏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状态被称为王、相、休、死、囚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如在秋季金气为王,在春季时金会显得没有力量,本来应该是金克木,而此时的木气旺盛,木反而会去侮金,所以叫做囚。死即是指五行之中力量最弱的气,它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例如春天的木气为王,土便会受到木的克制,所以此时的土就被称为死。五行旺相休囚表:

  春季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夏季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

  秋季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冬季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四季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五行王相休囚死如下规律:当令的王,我生的相,生我的休,克我的囚,我克的死。

  现代语境:

  地支数的别数:子数九,丑数八,寅数七,卯数六,辰数五,巳数四,午数九,未数八,申数七,酉数六,戌数五,亥数四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太玄经》说:“子和午的别数为九,是因为阳起于子,绝于午,阴起于午,绝于子,所以子午对冲,是阴阳二气的起点之故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寅为阳气增长的开始,申是阴气增长的开始,从所起而往左数(顺时针数),至所始而确定其别数,所以自子数到申(阳的起点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阴的开始增长申9)数字是9;自午数到寅(阴的起点午1-未2-申3-酉4-戌5-亥6-子7-丑8-阳的开始增长寅9)也是9。所以子午的别数为九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丑未为对冲,从丑数到申,数为八,从未数到寅,也是八,所以丑未的别数是八。寅申为对冲,从寅数到申,数为七,从申数到寅,也是七,所以寅申的别数是七。卯酉为对冲,从卯数到申,数为六,从酉数到寅,也是六,所以卯酉的别数是六。辰戌为对冲,从辰数到申,数为五,从戌数到寅,也是五,所以辰戌的别数是五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巳亥为对冲,从巳数到申,数为四,从亥数到寅,也是四,所以巳亥的别数是四。”

  《太玄经》又说:“阳数的极限到九,子午为天地之经(纵向贯穿天地的连接线,为经线,《疏》云: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所以取阳的极数,从丑未巳依次往下各减一,得到从八到四的数,理自可知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

  天干的别数:甲数九,乙数八,丙数七,丁数六,戊数五,己数九,庚数八,辛数七,壬数六,癸数五。

  《太玄经》说:“甲己别数为九,甲起始于甲子,跟随子的别数,所以为九。己为甲的配数(配偶),所以甲与己同为九。乙起始于乙丑,跟随丑的别数,所以为八,乙为庚的配数,所以乙与庚同为八。丙起于丙寅,跟随寅的别数,所以为七,辛为丙的配数,丙与辛同为七。丁起于丁卯,跟随卯的别数,所以为六,丁为壬的配数,壬与丁同为六。戊起于戊辰,跟随辰的别数,所以为五,癸为戊的配数,戊与癸同为五。

  地支有十二个,以对冲别数相同,所以从九到四。天干只有十个,以配偶相合别数相同同数,所以从九到五。”即:地支别数:

  子午:别数为九;

  丑未:别数为八;

  寅申:别数为七;

  卯酉:别数为六;

  辰戌:别数为五;

  巳亥:别数为四;

  天干别数:

  甲己:别数为九;

  乙庚:别数为八;

  丙辛:别数为七;

  丁壬:别数为六;

  戊癸:别数为五;

  《太玄经》又说:“地支从于地气,所以支数结束于阴数,是以四的偶数。天干从于天气,所以干数结束于阳数,是以五的奇数。五则停止于五气(金的燥气、水的寒气、木的温气、火的热气、土的湿气),四则极于四时(春夏秋冬)。支数与干数往上不超过九,因为九是阳数的极限之数。”

  五行及支干之的别数,在相则倍之,王则十而倍之,休则如本,因【当为囚】死半之,以此四而孳,数乃无极。此并从气增减,气盛则多,气衰则少也。该段具体理解如下:

  这个别数的功用于占卜预测判断,用别数来确定应期。而且这个别数还要随季节变化来确定数量。

  当干支的五行处于“相”的状态时,干支别数加一倍;

  当干支的五行处于“王”的状态时,干支别数加十倍;

  当干支的五行处于“休”的状态时,干支数直接用别数,不增不减;

  当干支的五行处于“囚、死”状态时,干支别数减半使用。

  另外:在大六壬金口诀中使用别数之外,还广泛使用的五行数如下:

  水、土:1、5、7;火 :2、4、8;金、木:3、6、9;

  九柏于长沙

  古人的文献中称(天乙贵人,为神将之主)天一就是主战斗的神,天一就是神将的首令,手持玉衡掌控世间的神明,壬式中天子。《五行大义》六壬式经云。十二神将。以天一为主。天一。主战斗。

  是十二将神“天一”贵人,将神之主。

  好了,关于第三明数(十)论支干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0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