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楼层遮光
楼房遮光高度计算公式
楼距离多长不挡阳光
按建筑标准间距为1:1.25,即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是楼层高度的1.25倍楼遮光间距计算公式。如三层楼房总高为10米则间距为12.5米。间距小于1:1的话就叫遮光。
大小计算公式为:
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北京大约是北纬40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纬23.5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如何计算楼层遮光。
所以H=90-|40+23.5|=26.5 tan26.5=0.5
假设楼间距是T米,前面楼高是A米,那么遮光的高度B=A-tan26.5×T=A-T/2
我不太记得每层楼的高度了,如果是每层2.8米,最高一层为5.6米,一共是11层的话,楼高就是33.6米, 如果楼间距是50米的话,那么遮光高度就是33.6-25=8.6米, 再除以每层的高度2.8, 遮光楼层大概就是3了。也就是说三层以及三层以下有一部分时间会被挡光。当然这个前提是一层没有垫高,和地面平齐楼房遮光距离计算方法。
太阳直射赤道时δ是零,H=50;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δ是北纬26.5, H=76.5,大家也可以大致推算出遮光的时间段楼房遮光距离怎么计算的。
另外我计算了一下,tan50=1.2, 如果还是以楼高33.6米计算,春秋分时只要楼间距大于30米,即使是一层也不会有挡光的问题了。如果楼间距是50的话应该会有大半年的时间都不会有挡光的问题楼房遮光距离计算方法。【摘要】
楼房遮光距离怎么计算【提问】
您好,您咨询的问题我大概了解了,正在整理答案,请耐心等待~【回答】
大小计算公式为:
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北京大约是北纬40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纬23.5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楼房遮阳距离计算。
所以H=90-|40+23.5|=26.5 tan26.5=0.5
假设楼间距是T米,前面楼高是A米,那么遮光的高度B=A-tan26.5×T=A-T/2
我不太记得每层楼的高度了,如果是每层2.8米,最高一层为5.6米,一共是11层的话,楼高就是33.6米, 如果楼间距是50米的话,那么遮光高度就是33.6-25=8.6米, 再除以每层的高度2.8, 遮光楼层大概就是3了楼房遮光距离怎么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三层以及三层以下有一部分时间会被挡光。当然这个前提是一层没有垫高,和地面平齐。
太阳直射赤道时δ是零,H=50;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δ是北纬26.5, H=76.5,大家也可以大致推算出遮光的时间段楼遮光间距计算公式。
另外我计算了一下,tan50=1.2, 如果还是以楼高33.6米计算,春秋分时只要楼间距大于30米,即使是一层也不会有挡光的问题了楼遮光间距计算公式。如果楼间距是50的话应该会有大半年的时间都不会有挡光的问题。【回答】
可以由楼间距的公式,来推导计算遮挡的公式,因为要求从一层开始就有阳光,所以被遮挡高度就取地面0的位置楼房遮光距离计算方法。
1、楼间距=前楼高度cot(90-23.36-当地纬度)
其中23.36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角度,当我们保证了太阳最低的一天一层都能照到太阳以后,其他日子太阳就必定会照到一层楼房遮阳距离计算。
2、举例:前楼高33层、每层3米,加上突出装饰我们按100米走楼房遮光距离怎么计算出来的。当地纬度为36.64,那么带入公式就是:
楼间距==173米
3、也就是说在纬度36.64的地区,前楼高100米,需要173米的楼间距才可以实现一层在冬至日还有阳光楼房遮阴距离计算。
可以由楼间距的公式,来推导计算遮挡的公式,因为要求从一层开始就有阳光,所以被遮挡高度就取地面0的位置楼间距遮光不遮光怎么计算。【摘要】
如何计算几楼被挡住阳光了。【提问】
可以由楼间距的公式,来推导计算遮挡的公式,因为要求从一层开始就有阳光,所以被遮挡高度就取地面0的位置。【回答】
楼间距=前楼高度cot(90-23.36-当地纬度)【回答】
其中23.36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角度,当我们保证了太阳最低的一天一层都能照到太阳以后,其他日子太阳就必定会照到一层。【回答】
举例:前楼高33层、每层3米,加上突出装饰我们按100米走。当地纬度为36.64,那么带入公式就是:
楼间距==173米
也就是说在纬度36.64的地区,前楼高100米,需要173米的楼间距才可以实现一层在冬至日还有阳光。
提问
前楼高45m 楼间距40m 当地纬度29.86
提问
后楼15层,10层能有阳光吗?
回答
应该是有阳光的【回答】
1、通常设计楼间距的采光标准一般是1:1.2,这样的计算是比较标准的。另外就是实际的间距,计算的话6层以下的建设楼房应该在6米之间,这样不会影响其他楼的采光效果,另外就是南方和北方的计算方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问题。
2、全年365天自然光楼层=(楼层数×层高1×√3-实际楼间距)÷(层高2×√3),但是计算时,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3是根号三,其次,楼层数和层高1是指的位于你购买建筑南侧可能会遮挡你的房子采光的高层的数值,层高2是你自己居住的那栋高层的层高,这个公式适用于北纬37度左右的地区使用,仅做参考。【摘要】
如何计算几楼被挡住阳光了。【提问】
1、通常设计楼间距的采光标准一般是1:1.2,这样的计算是比较标准的。另外就是实际的间距,计算的话6层以下的建设楼房应该在6米之间,这样不会影响其他楼的采光效果,另外就是南方和北方的计算方式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问题。
可以由楼间距的公式,来推导计算遮挡的公式,因为要求从一层开始就有阳光,所以被遮挡高度就取地面0的位置。
楼间距=前楼高度cot(90-23.36-当地纬度)
其中23.36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角度,当我们保证了太阳最低的一天一层都能照到太阳以后,其他日子太阳就必定会照到一层。
举例:前楼高33层、每层3米,加上突出装饰我们按100米走。当地纬度为36.64,那么带入公式就是:
楼间距==173米
也就是说在纬度36.64的地区,前楼高100米,需要173米的楼间距才可以实现一层在冬至日还有阳光。【摘要】
如何计算几楼被挡住阳光了。【提问】
可以由楼间距的公式,来推导计算遮挡的公式,因为要求从一层开始就有阳光,所以被遮挡高度就取地面0的位置。
楼间距=前楼高度cot(90-23.36-当地纬度)
其中23.36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角度,当我们保证了太阳最低的一天一层都能照到太阳以后,其他日子太阳就必定会照到一层。
举例:前楼高33层、每层3米,加上突出装饰我们按100米走。当地纬度为36.64,那么带入公式就是:
楼间距==173米
也就是说在纬度36.64的地区,前楼高100米,需要173米的楼间距才可以实现一层在冬至日还有阳光。【回答】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朝向应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这一系数,东西朝向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5。而房屋的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
打个比方,一栋楼有30层,按照2.8米层高来算整栋楼高就是84米,那么楼间距按照1:1.2来说100米较为合适。房屋左右间距一般普通多层(4-6层)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m,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m,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m。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回答】
好像是规定冬天晴天要有2小时的充分日照,不然就是被当住了。
以上详细为您解答了关于如何计算楼层遮光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如何计算楼层遮光这个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