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才是发财的因
佛说布施
《六祖坛经》里有预记,六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马祖道一和尚是第七代祖师,六祖预记马祖道一和尚将有两个徒弟是菩萨化身再来的,一是出家的,一是在家的,在家的菩萨就是庞蕴居士。庞居士表演了一招,「好事不如无事」。无事不是不做事,无事是心里无事,心地乾净,无论做什麼事,一尘不染,也就是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布施才是发财的因。心里无事,才能为一切众生服务,才能做真正的好事,做再小的善都是大功德。而心里有事,造多少善都是福报,不是功德怎么财布施。所以,要紧的是心里无事,不是身无事,身无事你就不会去修福,纵然有慧也没有福报。
1. 为一切众生服务,第一是布施,布施金钱,布施体力。体力是内财布施,功德比金钱布施大;金钱是外财,是身外之物,亿万外财也比不上自己亲身以劳力来布施。譬如,道场里有很多义工,他们用自己的劳力来服务、来布施,功德超过外财。有钱的人到寺庙里去布施几百万,还不如在道场里天天做义工的人怎么财布施。用身外财力来布施的功德小,再多都小,而内财布施的功德大。在《华严经》上,对此有很大篇幅的说明。
到了法身大士,就不是讲布施,而是讲供养,普贤菩萨是「广修供养」怎么财布施。供养与布施,实在讲是一件事情,但是用心不一样。供养是以孝顺心,布施不是孝顺心,所以大乘菩萨用布施,普贤菩萨用供养。普贤菩萨代表法身大士,《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普贤菩萨,都是修普贤行,普贤菩萨就是用孝顺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孝顺心,就是修普贤行,普贤行的功德是圆满的。做的事情再小,就算布施一块钱,功德都是称性的,与虚空法界一样大,因为心是圆满的。就算对常住做一点小事,扫地、抹桌子,功德都是尽虚空、遍法界。修的虽是小福、小事,果报则是无量无边怎么财布施有用吗。若心地不清净,布施供养是为了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小道场,即使布施亿万财富,所得的福报也很小。这当中的道理,凡夫如何会明了?凡夫只看外表,连外表都看不清楚,如何能观察到事实真相。
出家人要远离一切名闻利养,世尊当年在世三衣一钵,接受大众的供养,只是一钵饭而已,决定不接受钱财供养怎么财布施有用吗。所以,社会福利的事业应该由在家同修们去做。出家人接受财供养,是末法时期才产生的现象,因此佛法衰微了。有钱就会起贪心,就会有妄想,就会患得患失,所以钱财决定不是好东西。
2. 我们明了有些在家同修有多余财富想修福,不知如何修法,所以我们接受供养是代他修福佛教怎样财布施。我在台湾成立「佛陀教育会」,就是本著这个宗旨。而修福怎麼做?我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就做印经布施一件事情。他的德望很高,信徒很多,所以供养的数量也多,但他自己一分钱都不用。他办了一所「弘化社」,就是现在讲的佛经流通处,将所有的钱全部用在印经布施上。「佛陀教育会」的性质,与之完全相同。
至於救灾救难,我们在《印光大师文钞》里看到,都是从印经款项中,抽出一部分做救灾救急的工作,这是菩萨示现。印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在末法时期为我们做个榜样,接受供养要以这种方式、作法。但时代、环境不同,方法要有变通,能通权达变,事情才能成功,功德才会圆满布施才是发财的因。我们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会成立之后,做事的人很多,我们将目的、宗旨及因果之理向他们说明白,以后就是个人因果佛教怎样财布施。
新加坡的谈禅法师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他穿著简单,吃饭就是一个菜,喝水喝自来水,过最低生活的水平布施能改变财运吗。他每天的工作,是在城隍庙摆摊子卖香、卖蜡烛。烧香的人很多,所以他的收入也很可观。他帮助大陆的佛法,捐款都是美金几十万、几百万。我第一次知道他,是我在旧金山大觉莲社讲经。大觉莲社的道场,当时买下来是美金七十万,谈禅法师捐了四十万。到新加坡之后,我才见到他原来是一位穷苦和尚,苦行僧。
3. 我们去看他,他将我们当作贵宾看待,买矿泉水请我们,而他自己是打开水龙头喝自来水,那是一位活菩萨。他捐出去的钱绝不过问,他说我给你是我的因果,你怎麼用是你的因果,与我毫不相关;你做得好是你的功德,你做得不好将来会堕落。他的心清净,一尘不染怎么财布施有用吗。这是菩萨示现,教导出家人为佛法、为众生,应当如何作法。
这些都是深明因果之人,了解业因果报的事实真相,在末法时期做种种示现怎么财布施有用吗。一般粗心大意之人看不出来,所以我在讲经中时时提起,就是为了让大家注意,这些都是真善知识。佛教我们亲近明师,明是光明之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知名度高不见得有用,不见得是真的。
做一点好事,捐一点钱,还要让报纸宣扬,让大家鼓掌,福报立刻就报掉了。中国人常讲「积阴德」,阴是没有人知道的,这个好事是真的,后面有真实的果报。恶要让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骂你一声,你的罪就消掉了,果报就报掉了。若恶事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恶就愈积愈厚;好事马上让人表扬,就统统报光了。最后所受的果报,只有恶没有善。
4. 古圣先贤的教诲很有道理,我们要细心去思惟、体会,才知道如何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自求多福。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岂有不成就之理!所以,要做真实的功德,要做真正的好事。
在布施功德里面数财施的功德最浅。在说你又是有所求。
以前有位富翁捐款百万,一位穷人捐款十元。
5. 有人问佛祖那位功德比较大?佛祖说:穷人比较大。
佛祖解释道:富人已经很有钱了,捐款百万对其来说不痛不痒。
穷人省下两天的生活费捐款十元,可说是无畏施。
6. 平常多做善事吧!方式有很多。
为了发财等目的去布施是发不了财的
佛主们欠你的,因为是你施舍给他们成就了他们,他们欠你的,倘若他们不思回报甚至恶劣报复,那就是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奸诈无耻的叛徒。佛教的繁荣昌盛是在借助人们当前甚至未来的功德才能够成就,这就意味着佛教日后发达了必须回报社会填补亏空,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继续运转,佛教才能借助这个社会的贡献继续繁荣,否则就是玉石俱焚的结果,谁也讨不了好。佛祖的圆满功德的代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无与伦比的亏空,当世是不可能还的了,只能来世用后人的功德来支付报酬,要是还搞不定就在极乐净土虚构一个世界安置部分人,这就是佛教的真相。类似于庞氏骗局,用前人的施舍成就自己,用新人的功德支付前人的付出,以此类推,要是窟窿太大,就让一部分人去极乐世界住在被催眠的虚幻的极乐世界醉生梦死,还以为自己永生呢!
对于布施才是发财的因的问题,以上都有详细的解答和解释,可能内容有点多,大家要耐心看完,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