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人们说的太岁头上动土太岁是什么东西   正月十五上元节,恭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圣诞。   1、 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天官。三官大帝也称“三元大帝”“三官帝君”,民间则亲切地称之为三官老爷、三界公等。祂们道教掌管天、地、水三界的...

  

  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人们说的太岁头上动土太岁是什么东西

  正月十五上元节,恭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圣诞。

  1、 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天官。三官大帝也称“三元大帝”“三官帝君”,民间则亲切地称之为三官老爷、三界公等。祂们道教掌管天、地、水三界的神灵,分别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也称天官、地官和水官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而正月十五正是天官大帝的圣诞。

  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甚为古老,它承接了远古先民对于天、地、水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事物的敬畏与崇拜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道教认为天地水三界有天仙地仙和水府三官,三官大帝分工掌管三界生灵,人类自然也不会例外,所以人在三界的所作所为三官大帝都看在眼里,是非善恶都是心底门儿清,转换成硬核的说法就是:

  北极玄穹,紫微帝庭。太山岱岳,水国清冷。纲维三界,统御万灵。三元校籍,善恶攸分。

  道教向来贵重生命,所以三官大帝既善恶分明,又十分地慈悲;既给恶人忏悔补过的机会,也为生灵普降福祉、免除苦难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于是,人们总结了三官信仰的关键词:天官赐福、地官敕罪、水官解厄,简明扼要指明了三尊神明的分工重点,而正月十五也正是天官赐福的好日子。

  

  2、 三官信仰在道教组织初创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史书记载,祖天师张道陵之孙的系师张鲁雄据汉中,正是通过病人向三官大帝忏悔祷告的方式来为信众治病祈福,从而劝导民众去恶向善、淳化世风,同时也以此有效地凝聚民心。下面说下具体的操作方式:

  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三官手书是道众呈送三官大帝的书面忏悔,通过著山上、埋地下、沉水中的特定宗教方式将手书呈递到三官大帝的尊前,祈望收到陈情的三官大帝能够免除病人的灾厄并赦罪赐福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道教认为三官大帝会在三元日降临人间检校人的是非功过,所以在三元日上书三官,祈福忏罪容易获得感应、治好久治难愈的疾病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这里说的三元日就是三元节,分别是天官大帝的圣诞正月十五、地官大帝的圣诞七月十五和水官大帝的圣诞十月十五。

  3、 魏晋南北朝之后,道教信仰向上流社会延伸,三官信仰也出现了新的华丽形式。生活在刘宋时期陆修静天师说:“用金龙、金钮各三枚,投山、水、土,为学仙之信。不投此三官,拘人命籍,求乞不达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意思是说要学仙先要投放金龙、金钮等信物来跟三官大帝“签约”,不然是入不了“仙籍”的。

  金光闪闪的金龙、金钮似乎和朴素的“手书”距离略大,但需要看到的是,这里面关键的告盟三官的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到了唐代,李唐皇室以老君后裔自居而崇奉道教,在三元日投龙成了唐代帝王们热爱的道教仪式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唐高宗至代宗的百余年间,就举行了近三十次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作为国家仪式的投龙活动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为国家社稷祈福,二是传统的以个人为对象的忏罪祈福,不过这里的个人级别升高成了皇帝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皇帝投龙的主要信物是金简,御用投龙的简可是非常地讲究,据介绍,投龙简长为一尺二寸,象征十二时辰;宽二寸四分,象征二十四时辰;厚二分,象征乾坤两仪……投简时用金丝将金钮、玉璧、金龙缠附到简上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金龙是用黄金做成的龙形,因为龙可以乘云气、御阴阳,升天入地,仪式中用金龙驿骑象征负载着简文上达于天府。

  

  4、 事实上,不仅是唐帝热衷投龙活动,该仪式的跨度时长达千年:自南北朝一直绵延到了明代;其中道教的三官信仰还体现在以崇佛著称、取代李唐称帝的女皇帝武则天身上,这才生动反应了道教三官大帝的“硬核”信仰。1982年一件国宝级的“物证”在嵩山的峻极峰现世,正是武则天皇帝的投龙金简,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与她本人相关的可移动文物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这支金简上镌刻的内容和原初三官手书的写作目的不无二致:

  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昭稽首再拜谨奏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中国古代三官大帝的信仰上到天子下到百姓都着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清代的皇帝不搞投龙仪式了,但根据清人的见闻记述,每逢三元佳节,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前往供奉三官大帝的宫观焚香祈福,场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广成先生杜光庭说:“主张罪福,即天地水三官,实司于三元也。人之生死寿夭,罪善吉凶,莫不系焉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道教的三官信仰绵延了千年,在信众们的眼中,掌握三界生死吉凶的三官大帝不仅是正义的使者,更是为人们赐下幸福的亲切福神,正如经中所吟唱的那样:

  5、 三官大帝,延寿真仙,乘鸾跨鹤赴经筵,赐福赦罪愆;赤脚大仙,降福在人间!

  在武侠小说或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简直是活腻歪了”。 那么什么是太岁呢?想必很多人都不知所云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

  大家知道的是太岁很厉害,谁要是敢在它头上动土,肯定会倒霉或惹上灾祸。古人云:“太岁头上动土,大运压三年”。

  民间有很多关于太岁的传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太岁又称肉灵芝,曾在很多医学典籍和古代文献中出现过。

  但在传说中,人们却认为太岁很邪性,啥是太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看过古人对太岁的解释之后,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大智慧。

  第一、什么是“太岁”

  明代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记载:

  “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所谓太岁并非毫无生命体征,而是一种依附于石头生长的生物。它的形状类似珊瑚、颜色发白或发黑,质感就像一堆脂肪。

  李时珍将太岁纳入了“菜”部“芝”类,主要的作用就是入药或食用,“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可见太岁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物质,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剂长生灵药。

  《神农本草经》也曾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这句话充分表达出了太岁的药用功效,但由于十分稀有所以仅供古代帝王养生之用。

  《山海经》中也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只不过将其称为“封”、“视肉”或“聚肉”,可见太岁的形态应该是一摊肉状。而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太岁属于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却并未承认太岁的医疗价值。

  第二、太岁头上动土,大运压三年

  “在太岁头上动土”是古人的一种禁忌,大意为在太岁方位动土兴工,很容易惹来麻烦或灾祸。

  西汉王充曾在《论衡·难岁篇》中写道:“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太岁的忌惮。

  唐代《酉阳杂俎》中曾记载过一个故事,话说当年有一个叫王丰的人,就曾做过“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事儿。

  “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王丰为了盖房子没日没夜地挖掘地基,虽然在动土之前有人曾劝告他,千万不要在此处动土盖房,因为这里是太岁居住的地方。

  但是王丰根本不信邪,果不其然挖出了一块肉状物体,外表上看去就像一团肉,可是这团肉居然能移动,王丰为此惹上了麻烦。

  因为这块肉越变越大,并且动起来的时候十分恐怖,被吓坏了胆子的王丰拔腿就往家跑,可是当晚却突然毫无征兆的死了。

  这还不算,他的兄弟姐妹在不久之后也都相继离世了,甚至连家中的仆人都没能幸免,只剩下了一个年幼的女儿。

  难道太岁真的这么厉害吗?接下来这个故事就会告诉大家,原来太岁也是欺软怕硬之徒。

  《广异记》中也曾记载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晃良贞的人,每年者要在太岁头上挖土,并且还将挖出来的太岁用鞭子抽了,最后将其随便丢在了大街上。

  后来有人看到了被丢弃的太岁,打趣道:“你为什么不报仇呢?”太岁告诉他晃良贞太过于凶狠,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报复他。

  其实,太岁确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并且曾有很多人都挖到过太岁,还将其饲养在水缸中。但是有关太岁的传说和故事,却包含了很多的迷信色彩,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因为太岁作为一种真菌,只因为数量较为稀少所以才极富传奇色彩。如果像它的同族蘑菇一样多见,恐怕人们就不会编造出那么多故事了。

  结 语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犯太岁”特别忌讳,毕竟作为一个流传2000多年的传说,已经在民间形成了一种无法抹去的神话色彩。

  如果按照现代科学去理解太岁,可以发现它只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菌类,这样就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是却不具备任何超能力,所以大家不要被迷信所诱导,太岁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实是人心。

  以上详细为您解答了关于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道教文化:欣逢天官圣诞,盘一下历史上硬核的三官信仰这个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

本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