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儿子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古代人取名字为什么有两个
唐高祖李渊,可谓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李渊的儿子叫什么名。他能登上皇帝之位,也经历了许多的腥风血雨,凭借自己的野心和计谋战胜了对手。他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呢?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大家就都明白了。
1. 王者蛰伏
李渊登上皇位的过程,并不是像朱元璋那样的草根上位。他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他的祖上都是非常有名气的人。他的祖父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八柱国之一,而所谓的八柱国,就是其中最有权势的将军李渊的儿子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后来北周建立,李渊的父亲仍然被任命为驻国大将军,还有唐国公这样的高级爵位。他的父族可以说是军事贵族,而他的母族也了不得,母亲姓独孤,是独孤伽罗的姐姐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叫什么名。
而这个独孤伽罗的身份可一般可不一般,她是杨坚的妻子,所以说,李渊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皇亲国戚。而他从小时候起,便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并不像其他那些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一般李渊的儿子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他待人非常的亲近,无论对方的身份是否否尊贵,他都一视同仁。也因此博了一个好名声,人人都道唐国公李渊是一个贤良的君子李渊的两个儿子。当时,隋朝还未统一全国,杨坚也并没有获得皇位,他就在一旁辅佐杨坚。
所以,杨坚自建立隋朝之后,也对李渊予以重任李渊给儿子取名字有野心?。但是后来,李渊开始广交天下豪杰,杨坚也开始提防他。他当时的确存了一些要反的心思,但他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他,有完全的把握能够夺得杨坚的天下。
因此,他便开始在家装病,整日假装荒唐度日李渊的长子名为。他也不再向世人展示他贤良的一面,甚至专门去贪污、收贿赂,并且让别人知道这些事情,以此来让杨坚放松对他的警惕。
由此我们也看出,李渊此人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一般来说,身为皇帝都有一些不一样的风采,他在蛰伏一点上的确是非常出众李渊的三个儿子分别叫什么。
李氏夺天下
2. 李渊虽然表面荒唐度日,不去结交豪杰,但是在暗地里仍然有自己的筹谋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叫什么名。后来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关于隋炀帝,似乎大众对他唯一的看法,就是此人是个昏君。
也确实如此,他上任以来的一些政策和措施的确是在压榨人民,百姓开始抱怨。许多被压迫的农民无可奈何,便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的浪潮在全国蔓延开来李渊4个儿子的名字。而在统治集团内部,隋炀帝也并没有去很好的面对这场危机。
他没有团结自己的力量,反而开始质疑朝中的一些得力大臣。因为信不过眼前人,隋炀帝便让看起来没有什么大影响力的李渊,去镇压那些农民起义。这对于李渊来说,反倒成为了他光明正大壮大势力的一个机会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叫什么名。
在公元617年时,李渊正式起兵李渊的几个儿子都叫什么名。他们打着志在敬隋的旗号,正式开始起兵造反。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全部斗争之后,李渊登基为帝,建立了唐朝,史称其为唐高祖。
名字背后的含义
李渊在登基为帝之后,并没有对杨氏中人下死手李渊的儿子叫什么名。反而尊重其族人,给予他们封地,让杨氏一族延续了下来。由此可见,李渊此人有计谋,但也有分寸,不会赶尽杀绝。
李渊此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先张扬,等到时机成熟他才会下手去做,哪怕是起兵造反的时候,也打的是尊隋的名义李渊的儿子是。但他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只是他的野心体现在一些细微之处,我们来看看他四个儿子的名字,就能发现端倪。
我们先来看一下李渊的大儿子。他的大儿子叫做李建成,而所谓建成自然就是建成一番事业的意思李渊的儿子叫什么名。这足以见到,他对于大儿子的期望有多高。
他的二儿子李世民,他所其所给予的其实是更深的含义李渊的长子名为。这个名字含义就是在建成事业之后不可挥霍,要济世安民,这样江山可长久。我们再来看一下他的三儿子,名字叫做李玄霸。
3. 《易经》有云:“天玄而地黄”。可见“玄”此字立意之高,“霸”这个字自然就是寄托了他称霸天下的志向。可惜三子李玄霸早夭,未能如李渊所愿李渊的长子名为。而他的四儿子李元吉,名字的含义便是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与《周易》中的卦象有关,它是用来描述古代君子的美好品质李渊的长子名为。他是家里的老幺,而李渊对其的期望,其实也是一个父亲对家中最小孩子的期望一样,希望能一切顺遂。
我们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其实是他对于自己事业的期盼。首先是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在成就一番事业之后要济世安民,让百姓受益;百姓受益之后要称霸天下,扩张自己的领土;有了自己领土之后,也希望一切顺遂,元亨利贞。
李渊期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结局也如他所愿。他在事业上讲究有进有退,张弛有度,也的确成就了一番事业。但他却疏忽了儿子之间,相处关系中最根本的东西——兄友弟恭。
所以,最后才导致了玄武门之变的惨状。他作为一个父亲,可能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手足相残,但这些最不堪的东西,却让他亲眼看到。但是,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出发,他的继承者李世民的所作所为,都非常符合他的希望。李世民的确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百姓们的确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争的纷扰。
结语
如果评价李渊,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继任者李世民,都是非常成功的皇帝。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并没有做的很好。
如果李建成继位,可能更好。李建成也是文武双全。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古人取名时的忌讳,有一个字在两千年间只有三个人敢用作名字,如今却随处可见,这到底是哪个字呢?
1、“王”字:2000年来的取名忌讳
父母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不同的考量,比如有的人喜欢取高调的名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成人中龙凤,有的人则喜欢取低调朴素的名字,因为谦虚的人才能行稳致远,而且,不少百姓还信奉着“贱名好养活”的说法,故意给孩子起一些带有浓浓乡土味的名字,或者干脆用排行当名字,所以,名字到底该怎么起,还是有很多讲究的,要看父母是什么样的想法。
不过,有一条规矩却是不能随意打破的,那就是较低阶层的人在起名时要避开较高阶层的人的名字,而封建社会中,天底下地位最高的人就是皇帝了,所以,起名的时候绝不能和皇帝相抵触,否则就是以下犯上,后果是很严重的,说不定就要被杀头,另外,晚辈通常也要避开长者的名字,这种做法叫做“避讳”,也就是避开名讳。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避讳无疑是封建统治者的独裁统治的体现,我们都熟知清朝时期的“文字狱”便是典型。其实关于古代帝王名讳的规避,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山海经》中记载的夏后启就因为避讳而写作夏后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清朝康熙皇帝名为玄烨,……玄武湖改作元武湖,玄参改作元参;甚至连神仙都逃不过,比如嫦娥原本叫姮娥,因为宋真宗名为赵恒,便有了这个新名字,还沿用至今。
2、那么,到底是哪个字被忌讳了两千年呢?答案就是“王”。普天之下,能称作王的不多,很多时候指的就是皇帝,所以,王这个字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一般人是绝对不能用的,这是阶层的限制,如果用了,很难不被怀疑是不是有谋反之意,正所谓树大招风,谁要是顶着这么一个名字招摇过市,那得吸引多少暗中的仇视呢?当然,如果家族本身就姓王,是不受影响的,毕竟姓氏是血脉宗族的象征,尊重自己的姓氏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先,皇帝权力再大,也不能牺牲人们认祖归宗的向往,而如果不姓王,却在名字里带了王字,那就无疑是犯了忌讳了。
历史上名字中带“王”的三个人
虽然“王”字在历史上很少出现于人名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名字中带有“王”字的三个人。第一个是骆宾王,大部分人对他的了解都来自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咏鹅》,许多孩子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古诗,可能就是从《咏鹅》开始的。骆宾王从小博览群书,是有名的神童,在文学上的造诣无需多言,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一个在政治上很有气魄的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开辟了一条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道路,自然也招致了许多反对的声音,而骆宾王就是一位反对者,他不满于武则天称帝的行为,在扬州愤而起义,还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把武则天痛批了一顿,这种丝毫不惧权势、不肯曲意逢迎的骨气和胆量,天底下又有几人能有呢?而武则天看了他写的檄文后,也忍不住感慨此人的确有过人之才,只可惜不能为自己所用。
3、第二个是冯野王,他是汉朝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年纪轻轻就有过人的政治本领,还在18岁那年主动去找汉宣帝讨要官职,希望能试任长安县令,这般志气和自信着实让汉宣帝大吃一惊,虽然心中十分欣赏,但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毕竟入朝做官不是儿戏,当然,冯野王不会因此就放弃从政的理想,后来还是如愿进入了仕途。
汉元帝时期,冯野王政绩突出、品行端正,是清廉正直的好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只可惜他的做法引发了一些小人的不满,屡次遭受排挤,最后更是被直接罢免了官职,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可以说,冯野王的仕途并不顺利,但是他为官的精神和作风是值得所有官员学习的。
第三个是顾野王,他出身名门望族,良好的家世背景带给了他优越的受教育条件,9岁写《日赋》引人称奇、12岁写《建安地记》表现出卓越的史学天分,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他的名字和冯野王一样,这并不是出于巧合,因为顾野王这个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而改名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仰慕冯野王的为人。对于顾野王,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比较陌生,但顾炎武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那句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顾炎武提出来的,而顾野王正是他的祖先。
结语:
4、骆宾王、冯野王、顾野王三人的成就值得称颂,而随着时代变迁,避讳这种做法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只要愿意,完全可以在名字里起上一个“王”字,不用担心会冒犯到谁,因为我们早已推翻了封建统治,如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了。
还有殷野王,白眉鹰王的儿子
现在读王,可能古代在名字中读旺,
留名史册上的名字带王的怎会只有三人?我能说第四个,第五个,还别说那些没上史册的了!
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李渊的儿子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都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