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一段和速断的区别

     过流一段和速断的区别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速断保护是额定电流的几倍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速断作用:当短路电流超过整定值时,则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跳闸。...

  

  过流一段和速断的区别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速断保护是额定电流的几倍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速断作用:当短路电流超过整定值时,则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跳闸。

  2、过流一段的作用:当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候,设备自动断电,以保护设备相间速断是不是过流。如主板CPU的USB接口一般有USB过流保护,保护主板不被烧坏。

  二、两者的特点不同:

  

  1、速断的特点:速断电流保护则不带动作时限,即当短路发生时,它立即动作而切断故障,故它没有时限特性,常用来和过流保护配合使用速断与过流。

  2、过流一段的特点:过电流保护是带有动作时限的。

  三、两者的使用不同:

  1、速断的使用:对高压来讲,速断电流一般用于短路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一般设定值较大,多为瞬时动作。

  2、过流一段的使用:过流保护一般是对线路或设备进行过负荷及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设定值往往较小,一般只需躲过正常工作引起的电流一段是过流还是速断。

  过流是针对线路因电机启动时电流短时波动而延时设定的,超过设定的时限才会切断线路

  速断是针对线路故障,如短路,接地而设定,应瞬时切断故障线路的。

  电流速断保护按被保护设备的短路电流整定,是指当短路电流超过整定值时,则保护装置动作,断路器跳闸速断是过流的几倍。电流速断保护一般没有时限,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为避免失去选择性),即存在保护的死区.为克服此缺陷,常采用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以保护线路全长.时限速断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线路全长,而深入到相邻线路的无时限保护的一部分,其动作时限比相邻线路的无时限保护大一个级差.

  所以一般线路采用三段式过流保护,它包括: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电流速断保护或电流Ⅰ段)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段)

  3、过电流保护(电流Ⅲ段)

  这三段保护构成一套完整的保护。

  它们的不同是保护范围不同: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小于被保护线路的全长一般设定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的80%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是被保护线路的全长或下一回线路的15%

  

  3、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至下一回线路的全长。

  过流保护分为速断,限时速断,过流等系统中会过流,就是因为发生短路故障(相间短路、接地短路等)或者设备过负荷以前没有微机的年代,这些保护都是独立的,由CT,PT,和继电器等组成速断是过流的几倍。

  速断是当发生短路的时候,电流巨大,断电器无延迟的动作,跳开开关,切除故障限时速断同样的道理,只不过为了躲开下级的短路故障,免得越级跳闸,整定一定的延迟时间再跳开开关瞬时速断是过流几段。

  过流就是设备过负荷了,电流超过了额定值,延长很长一段时间再跳开开关它们的动作电流是从大到小,但动作时间是从0到很长一段是过流还是速断。并且后面的是前面的后备保护。

  举个例子吧(假设的,实际数据不是这个):某保护的额定电流是100A,则过流会整定为200A,延时1分钟而限时速断会整定为400A,延时20S而速断会整定为800A,无延时。

  当发生短路的时候,例如电流达到1000A,则过流保护最先启动,开始一分钟计时,限时速断接着也会启动,开始20S计时,速断最后启动,瞬时跳开开关(这三个的启动时间就是电流上升的时间),故障切除,然后其它保护复位。

  当速断没有正确动作,不能切除故障的时候,则20S计时到了之后,限时速断也会发出跳闸指令,让开关跳闸,当限时速断也不会动,最后就是过流上场了,所以说后面的是前面的后备保护微机年代,把这三个保护做在一起,就叫过流一二三段保护范围从始端到末端,意思是线路最末端发生短路故障,速断也会动作因为短路点和短路电流有很大关系,越前的电流越大,越远的电流越小。

  所以如果速断的保护从始端到末端,则它的定值就是按最末端短路电流来算的

  变压器速断保护的设置;过流速断按该变压器额定电流4一8倍电流选择,动作时间0.00一0.02S(速断应没有时间的,但有些厂家产品数字不能为0)。

  按变压器电源侧 In的3~5倍来整定

  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过流一段和速断的区别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都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

本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